河海见证三峡(系列访谈二)

  十度春秋,山河巨变。1993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的三峡工程,创造了一项项新的世界纪录。从6月1日开始,人们已经开始见证千万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长江三峡大坝以西四百公里范围内,海拔135米以下的数千座城镇将变成水底世界,6月16日五级船闸试通航,8月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在这样一个三峡二期工程三大目标即将实现的激动人心的伟大时刻,我们不由地想起顽强拼搏、乐于奉献的广大三峡工程建设者们,想聆听他们的感受。6月4日下午,校报记者走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三峡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教授,请他谈谈亲历三峡的感受:
   吴中如院士是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着水利科研、教学工作,他告诉记者,能够有幸参与世界级的水利枢纽工程项目,为三峡工程做贡献,他感到非常高兴。
   多年来,吴院士一直专注于论证水利枢纽各建筑物的工作情况。在三峡工程的重大项目中,吴院士主要负责大坝安全监测与监控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经过五年的实际运作,所取得的成果经过验收,先后被评为特优、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吴院士还承接了偏重应用性的研究任务,如关于如何建立施工期的监控模型等重大项目。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监控,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将监测和监控的资料及时反馈给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部门,更可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谈及三峡工程建设对我校的教学、科研所产生的影响,吴院士说,三峡工程建设的成就,表明我国经济实力和工程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这些成就必然对高校的教学、科研起到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吴院士还语重心长地谈到,近年来,高校在大规模地扩招,有些同学抱怨或者担心找不到工作,事实上,近些年来,国家在水利水电、土木工程建设方面,投资巨大,需要大批的优秀建设人才,如果毕业生们择业时把思路放开阔些,以事业为重,到自然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大有可为、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地方去锻炼自己,是不存在所谓的找不到工作情况的。
   当前,西部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随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南水北调战略目标的逐步实施,大西北、西南将要建设几十个特大型工程,用来开发当地丰富的水利水电资源,吴院士鼓励广大的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能够投入到国家的重大项目中去锻炼、提高自己,把西部作为发展事业的热土。

  “河海见证三峡”将于下期推出原2024老澳门原料网左东启老校长访谈,敬请关注点击。

(文字、图片供稿:新闻宣传中心 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