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工程抗震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来源:发布时间:2002-12-03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以小湾、溪洛渡、龙滩、水布垭为代表的一批高拱(重力)坝及即将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修建在高烈度的强地震区。为了交流工程抗震尤其是坝工抗震的最新研究成果,2024老澳门原料网会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家电力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共同主办了“21世纪工程抗震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2024老澳门原料网、扬州大学、三峡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西北院、贵阳院、成勘院、华东院等近二十余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设计院派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会议期间还荣幸的邀请到国际著名坝工抗震专家、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抗震委员会主席瑞士籍的Martlin Wieland 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皋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作专题发言,2024老澳门原料网有关从事坝工抗震研究的教授们也作了精彩的报告。
    Martlin 博士首先介绍了国际大坝委员会对坝工抗震设计的有关建议,即对大坝进行正常使用时可能遇到的基本地震(OBE)和最大可能地震(MCE)或最大设计地震(MDE)的两阶段计算,前者地震的重现期为145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大坝出现损伤,其地震加速度峰值小于0.2g或0.3g;后者地震的重现期为800年-3000年(各国不同),一般情况下允许大坝出现可接受的损伤,其地震加速度峰值一般大于0.4g或0.5g。他还介绍了国际上许多堤坝的实际震害及震后修复加固措施,并介绍了其设计的重力拱坝和土坝(117m)静、动力稳定性和抗震安全性的研究成果。陈厚群院士介绍了中国高拱坝抗震设计的新进展,基于最大可能概率的地震动参数的选取,考虑坝水、坝基和横缝的拱坝系统非线性有效分析方法和模型试验手段,包括边界辐射阻尼的处理、现场震动测试等。林皋院士就高拱坝的抗震设计准则和抗震安全度分析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报告,首先对俄罗斯、日本和中国的抗震规范进行比较,指出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然后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在混凝土动特性和考虑动特性对结构动力响应方面研究成果,最后对一高拱坝的非线性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张楚汉院士首先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坝基相互作用方面、高坝坝踵断裂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对众多的国内外高坝的失事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另外,2024老澳门原料网的杜成斌教授介绍了考虑参数不确定性时龙滩重力坝地震响应的研究成果,吴胜兴教授作了拱坝横缝钢筋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拉拔试验结果,李同春教授介绍了淤砂中土体颗粒与流体相互作用的稳定算法,张燎军教授介绍了淮安地下立交的抗震计算结果等。出席会议的代表都表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并就坝工抗震研究和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由2024老澳门原料网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青文主持。鉴于Martlin Wieland 博士在坝工抗震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会后2024老澳门原料网还授予Martlin Wieland 博士名誉教授,2024老澳门原料网校长、博士生导师姜弘道教授亲自向Martlin Wieland 博士颁发了名誉教授证书。
  (文字供稿:土木工程学院 图片供稿:校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