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万顷太湖水,悠悠千载古运河。”太湖流域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在水的孕育下,流域劳动人民经历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实践,谱写了治水兴水的辉煌篇章,造就了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和繁荣昌盛的锦绣江南。
太湖风光(吴浩云 摄)
筚路蓝缕启山林
太湖,古称震泽,是仅次于鄱阳湖、洞庭湖的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北抵长江,东临东海,南滨钱塘江,西以天目山、茅山等山区为界,行政区域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是我国著名的平原河网区,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流域经济社会迅猛发展,2019年以全国0.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4.4%的人口和9.8%的GDP,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太湖流域历来就是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治理流域水患一直是重要任务。
治水史和文明史,一直以来,密不可分。太湖流域的水利工程及防洪工程历史悠久,发展于秦汉,兴于隋唐之际,到五代吴越时期,湖区的塘浦圩田系统臻于完备[1]。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移,给太湖流域带来了发展契机。西晋永嘉之乱引起我国人口第一次大南迁,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治水活动也随之兴起。隋唐至宋代,太湖流域经济已逐渐超过北方。唐“安史之乱”和宋“靖康之变”,又导致两次大量人口南迁,全国经济重心也随之向南方转移,水利发展逐渐兴盛。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更带来这一地区的繁荣。江南运河两岸逐渐成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就始于南宋。随着太湖流域经济地位的上升,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围垦发展很快,导致流域水环境的剧烈变化,南宋建炎元年(1127)后,杭州湾出海口全部封闭,淀泖及杭嘉湖排水均改为东入吴淞江,但此时的吴淞江下游几近淤塞,排水已非常困难,此后治理水患的措施重在河道整治疏浚。明永乐元年(1403),开挖范家浜[2],引淀山湖众水由范家浜东流,黄浦江替代吴淞江成为太湖下游主要排水通道,促进了上海地区的繁荣。清末,太湖流域已经开始引进了近代水利技术和设备,民国时期在流域内进行了一些水文观测工作,还修建了一些小型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但在晚清到民国,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有帝国主义的入侵,内有军阀混战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和掠夺,水利失修,水旱灾害给流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民国二十年(1931),太湖流域梅雨成灾,外加长江大水倒灌,造成重大损失[3]。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兴邦的大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1954年太湖流域经历了大洪灾,太湖流域治理规划被提上日程,流域内各省市有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大量水利工程,在上游修建水库,中下游拓浚河道,平原洼地建设圩区,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在长江、钱塘江和杭州湾沿岸整修和加固江堤海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年间,治理、开挖、疏浚了数以万计的中小河道,建设了数以千计的排涝站和水闸,加高加固近万米的圩堤[4],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因为缺乏统一规划,省界矛盾突出。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灾后进行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治理,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太湖流域管理局(以下简称太湖局)和流域两省一市组织第一轮治太工程建设,确定实施太湖流域综合治理11项骨干工程[5],至2005年左右基本完成。流域达到了防御1954年雨型的50年一遇洪水标准,基本形成洪水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的排水格局,“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流域防洪骨干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提高了流域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
太湖太浦闸工程(吴浩云 摄)
回顾太湖流域走过的数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开发太湖的水利史,也是一部和水灾的斗争史。太湖地区的治水活动随着太湖平原的形成逐渐展开,不断创新,不断发展,让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行稳致远、欣欣向荣。
水环境治理见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之不合理的用水方式,流域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水体污染加重,湖泊富营养化也越来越严重,太湖蓝藻时常暴发,影响流域下游地区供水安全,水污染已成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996年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太湖与淮河、海河、辽河以及巢湖、滇池(简称“三河”“三湖”)同列为国家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1998年1月国务院批复《太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将太湖列为我国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项目“三湖三河”之一,要求加强治理。随后,太湖局组织开展跨流域调水,水资源、水环境改善效果十分明显。
水资源保障组织有力。太湖流域虽地处平原河网丰水地区,但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供需缺口较大,主要依靠引长江水和上下游水资源重复利用弥补。2002年开始,太湖局组织开展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利用流域现有水利工程体系,通过望虞河将长江水引入太湖和河网,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此外,在太湖流域出现高温、干旱年份时能及时补充清水资源,维持太湖和河网水位,保障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实践证明,引江济太调活了流域水体,增加了水资源有效供给,促进了河网有序流动,改善了太湖及河网水环境,有效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6]。
水环境改善持续发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进入21世纪,流域水污染治理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仍在发展。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致使无锡市太湖水源地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当地近百万群众的饮水安全。太湖局获悉后,立即组织会商研判太湖蓝藻处置及引江济太工作,紧急启动常熟水利枢纽泵站全力引水,通过应急调水,有效改善了太湖水质,化解了无锡供水危机。实践证明,望虞河引江入湖对于加快太湖北部湖湾水体交换,抑制湖湾蓝藻水华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同时,调水改善了流域和区域水环境,带动了流域内旅游、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综合治理成绩斐然。自无锡供水危机后,国家决定全面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2008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7],提出了流域综合治理目标。目前,《总体方案》实施已初见成效,河湖水环境总体已有改善。同时,流域各省市全面推进河网综合整治,江苏省实施了太湖主要出入湖河道以及锡澄运河、江南运河和应天河等骨干河道疏浚,浙江省实施了江南运河及骨干河网整治,上海市实施了淀浦河西段整治。多年来,通过望虞河引江济太,结合太浦河适时加大下泄流量等措施,成功应对了2003年黄浦江上游重大突发燃油污染事故,2013年上海金山朱泾突发水污染事件,2007、2017、2020年等多次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或水体异常事件,2014—2017年7次太浦河锑浓度异常事件等,并保障了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8—2020年进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的良好水环境,有效保障了流域水安全。
通过全面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程,开展流域引江济太科学调度,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在改善水环境中的作用,流域综合管理稳步推进,河湖水质普遍得到改善,太湖水生态持续向好发展。
栉风沐雨谱华章
通过十多年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践,治理的边际效应已经显现,步入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太湖水利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太湖局会同流域两省一市,科学规划,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整体提升流域水生态品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监管,建立太湖治理与管理新模式,形成统一规划、综合施策、两手发力、全民参与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新格局。
绿色发展做表率。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一个悠闲宁静、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庄。应该继续开采资源发展经济,还是坚定保护生态谋划未来?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余村也曾经纠结困惑,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为余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0多年来,余村乃至安吉全县的干部群众护美绿水青山,做高金山银山。如今,余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声有色,满目皆是鲜嫩的青翠,生态廊道连点成线,农房村居鸟语花香,“借景生财”成为现实。
“两山”理论发源地(吴浩云 摄)
规划引领著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画好了蓝图、提供了遵循。在国家水安全战略、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指引下,太湖局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深入推进河湖综合整治;出台推进太湖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编制了示范区水安全保障规划,在规划和顶层设计中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河湖长制提档升级,会同两省一市河长办共同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河湖长制加快建设幸福河湖的指导意见》,持续深化示范区联合河湖长制建设,全力打造河湖长制高质量样板地区、幸福河湖样板地区[8];太湖流域水治理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创新机制显担当。在气候变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太湖流域的水问题已经由单一的洪旱转变为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应急管理等交织并存的综合性水问题[9],水事关系复杂,治理与管护难度高。为做好太湖水治理工作,太湖水利人在凝心聚力、创新体制机制上动脑筋、做文章。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2017年底,太湖流域率先全面建成河长制,较中央的时间要求提前一年[10];以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为目标,持续加强河湖管控,加强跨省河湖协同治理,从环太湖城市水利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到太湖淀山湖湖长协作机制;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到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太湖水利人始终坚持从流域水利工作实际出发,聚焦制度完善、机制创新,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不断破解流域治理体制机制深层次制约,共同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和河湖健康生命,不断推进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太湖环湖大堤(吴浩云 摄)
一项项决策出台,一种种制度建立,一个个规划部署,一次次专项行动,为实现流域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的期待,促进水生态修复,全面落实节水优先,推进幸福太湖建设,敢担当、善作为的太湖水利人创新流域治水的脚步从未停歇!
“数声鸣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如今的太湖流域,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流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得到遏制,太湖连续13年实现了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水质黑臭的“两个确保”目标[9]。同时,通过不断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对骨干水利工程实施科学精细调度,推动上下游团结协作,太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潜力得到全面发挥,有效应对了2016年太湖流域特大洪水和2020年太湖流域大洪水。在太湖局和流域各地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流域因汛未死一人、未垮一库、未溃一堤,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维护了流域经济社会稳定,取得了超标洪水防御阻击战圆满胜利[8]。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太湖水利人将不断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勠力同心,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力推动太湖治理进入新阶段,砥砺奋进,续写辉煌,绘就一幅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太湖治理精彩画卷,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参考文献
[1]缪启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农史,1982(1):1232.
[2]陈俊才.太湖的水患与水治[J].古今农业,2004(4):5564.
[3]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志》编纂委员会.太湖志[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4]刘露.太湖流域历代防洪思想与措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黄宣伟.论《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得失[J].湖泊科学,2002(3):203208.
[6]叶建春.加强综合管理促进太湖流域协调发展[J].中国水利,2009(18):115116.
[7]朱威,周小平,蔡杰.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其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6,32(3):149152.
[8]吴文庆.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力打造长三角幸福河湖新样板[J].中国水利,2020(24):5960.
[9]吴浩云,陆志华.太湖流域治水实践回顾与思考[J/OL].水利学报:114[20210217].https://doi.org/10.13243/j.cnki.slxb.20200728.
[10]杨晶,尤珍.逐浪长三角水利勇担当[N].中国水利报,202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