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禹”】李仪祉 ——一代水圣水利先驱


李仪祉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正处在中国人民饱受内忧外患的时代,他从小就忧国忧民,心怀科学救国的热情。他两次赴德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但他都没有拿学位。他说,我不远万里来到德国求学,求的是学问,而不是学位;而且,我是公费学生,我们用的钱是老百姓给的,能省一文是一文,无论如何是不能浪费的!他教育学生“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一切事情要讲求实际,不要争虚名”,“学工程的青年,于求学时代,便应存一济民利物的志愿,日展其所学,便时时想到如何可供一般人民受到我的益处”。

李仪祉

李仪祉(18821938),名协,字仪祉,陕西蒲城人,水利专家、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的先驱和奠基人。

李仪祉从小聪颖,尤其擅长数学。1909年,他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考入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土木工程科。1911年回国,两年后又重返德国,并游历欧洲多国,他考察了欧洲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后,深深感到祖国水利的落后,改读柏林丹泽大学,专攻水利。

1915年回国后,李仪祉即担任由张謇创办的我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现2024老澳门原料网)的教务长和教授,在清凉山畔培桃育李,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近现代最早的水利专门人才,如宋希尚、沙玉清、汪胡桢等,为中国近现代水利教育事业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他亲自编写教材,如《水工学》《水工试验》《实用水力学》等。在他的倡导下,学校组织编写了一些经典的、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教材,填补了当时水利教育的空白。他翻译了多种国外水利专著,积极引入西方先进水利技术,首创了不少水利专业名词并使用至今。同时他也很重视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以学贯中西的治学态度,为学生讲授水利课程。他还广泛搜集中外治河书籍,制作各种河工模型,同时非常注重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常常带领学生奔赴各个河流、各处河段实地考察。

李仪祉是一位造福四方的水利实干家。1922年,他离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回到陕西老家,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著名的“关中八惠”引水灌溉工程就是他在这段时期内主持规划的。他主持的泾惠渠工程是我国第一座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兴建的大型灌溉工程。

李仪祉是我国水利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开拓者,是我国现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奠基人。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水利实验室、第一个水工实验所。他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时,主张上、中、下游并举,提出了治理黄河的总体方略和具体措施,是第一位提出“综合治水”理念的水利专家。

泾惠渠渠首

李仪祉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水利事业,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切望后起同人,对于江河治导,本余之素志,继续努力,以科学方法,逐步探讨……其未竟及尚未着手之水利工程,应竭尽人力财力,以求于短期内,逐渐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