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老澳门原料网以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创新

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1-09

近年来,2024老澳门原料网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需求,将产业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主动适应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学校在《2024老澳门原料网“十四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以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与教育目标导向相统一,依托产业学院、产教专业、产教课程、产教基地等,多措并举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进“学校-学院-专业-课程-基地”五级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丰硕的成果。

建设重点产业学院。学校建立7个重点产业学院,包括智慧水利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以及信创软件工程产业学院、海洋资源利用产业学院等6个校级重点产业学院。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多样化方式,与合作企业共建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生产实习、培训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2020年获批的智慧水利省级重点产业学院是学校联合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成立。该产业学院一是构建并实践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校政企“三元协同”水利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以首席教授为引领的,集结校企联合课程教学团队、实践创新创业指导团队和项目型团队3类协同师资队伍。二是建立“三位一体”的大平台实践育人机制,与江苏沿海开发集团等单位共建28家兼具教学、生产、研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实际工程场景实践,促进学生解决大型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构建价值、知识、能力三维耦合的水利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新框架。强化价值塑造,将工程伦理、生态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融入水利专业教学中,深化工程专业通识课和综合素养课的双线融合,系统推进五育并举,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包括《水资源与现代水利》《水工建筑物》等7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以及1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编写《水工建筑物》《工程水文学(第4版)》等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精品教材共38本。2022年2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全国首批智慧水利本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融合水利工程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培养了一批“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水利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广泛认可,本科专业的就业率在97%以上,到水利行业企事业单位就业或到境内外高校继续水利工程领域深造的学生比例达86.5%。

打造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学校建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以及通信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5个校级产教专业。一是校企合作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内培养方案和校外培养方案的有机融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与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水利部门和知名企业签订协议,牵头构建国际实质等效水利类专业认证体系,是全国首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水利类专业。二是多元协同重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政校企多主体协同,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建立优质资源互用合作机制。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通过智慧水利教学模型、虚拟仿真试验模型、企业工程案例模型、校企联合实验室、工程案例实验室,为学生实践提供功能集约的产学研用协同的实习实训平台。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构建基本实验技能、专业实验技能、创新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应用“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勘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五阶段贯通式”综合训练模式。三是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构建师生、企业专家全员参与,课内外四年不断线的学生指导、跟踪和反馈机制。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时数达到总教学学时的30%以上。2024年11月,我校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聚资源,与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性地开设数智服务、智能农业装备、涉外法治三个“产教融合特色型”微专业。

创新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持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加强课程内容更新、强化教学方法创新等举措,提升产教融合型课程的建设质量,增强学生的关键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双创能力。学校建有海岸工程、钢结构、物联网工程专业综合实践、计算机辅助翻译4门省级产教课程,以及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施工、玩具设计等10门校级产教课程。一是协同共建,课程建设质量明显提升。校企专家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能力需求,联合开设产教融合课程,并开展项目式、案例式研究型教学。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1.0版到2.0版的升级,建成《土力学》《钢结构》《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二是实现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实践教育设计与实施。将理论学习、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有机贯穿于课程整体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例如,地学院将“数字测图”“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等课程教学建立在一体化实习实训平台上,运用时空GIS、三维地图与可视化、云计算等技术,将智慧城市数据采集、监控、管理作业“实时、实事、实境”引入课堂教学。三是提升课程团队建设质量。加强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学校出台《2024老澳门原料网本科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办法,安排专任教师负责对接产业教授,为产业教授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提供研究经费和科研支持,鼓励产业教授参与专业及学科建设。现有281 名本科专业兼职教师参与本科人才培养,入选江苏省本科类产业教授(兼职)10名。

发展高水平产教融合基地。学校通过建设实践基地、校政企共建创业实训孵化基地等措施,打造集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强化实际工程场景实践,促进学生解决大型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现有产教基地46个,其中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土建力学类全产业链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于2023年被评为江苏省产教融合重点基地。该基地在深度探讨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校企共商共议专业规划、培养方案等,将用人单位对人才必备的能力需求与专业培养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深度对接,形成校企长效可持续的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联动教学机制,培养学生大工程观与大思政观,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每年选派企业导师赴学校开展讲座,邀请学生赴企业实践交流,共建共享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平台;获批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1项、重点课题3项、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门,入选省产业教授2名。作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首批72所试点头部高校之一,我校入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从2020年开始与华为共建校企课程20门,课程内容融入华为鲲鹏、昇腾、华为云、数据库、HarmonyOS等知识体系,并在学生创新创业、课外实习实践、竞赛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经过四年建设,受益学生覆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4个专业2000余名学生。2024年5月,我校获批江苏省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推动多层次、宽领域的法学教育改革和创新,与江苏中虑律师事务所、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涉外法律事务的实务能力。

2024老澳门原料网在产教融合上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入新活力,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未来,学校将紧密结合产业、科技发展,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