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王晓虹为我校师生作报告

4月10日,AI赋能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专题报告会在西康路校区举行。中国科学院王晓虹受邀作报告。校党委书记杨桂山,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吴峰出席会议。

杨桂山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在重塑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AI+教育”创新实践,依托“2024老澳门原料网AI+智慧教学中心”,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范式数智转型,为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行业领军人才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卓越人才注入创新动能。

王晓虹以“拥抱AI,赋能科教”为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她围绕“用AI、训AI、学AI”三个主题,系统介绍AI能力平台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智能化门槛,结合案例分享了简化从数据准备到模型训练、部署和监控的全过程,展示了如何利用平台促进科研创新、教学支持和行业应用,并强调了平台在培养AI人才、加速科研成果转换以及推动开源AI生态社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她提出,新时代高校师生应主动拥抱AI,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系统,以此赋能社会并推动科技进步。

报告会结束后,学校组织召开AI赋能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专题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杨桂山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沈扬主持。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网信办、水科院、土木院、计算机院、智能院负责人作为代表重点发言,围绕AI驱动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智能化建设、AI赋能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AI应用中存在的困难等问题开展深入探讨。

杨桂山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以虚怀若谷之心求教,以开放创新之思碰撞,以务实笃行之风推进,加强校企院所联动,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落地的智能系统,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复合型人才,走出一条具有河海特色的AI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学校在教学创新、科研突破与治理效能等核心领域实现全面升级。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教学、科研、双创教育及国际合作的院长,近400名师生参加报告会。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会。